- 注册时间
- 2013-12-6
- 最后登录
- 2022-5-24
- 阅读权限
- 70
- 积分
- 1922
- 精华
- 0
- 帖子
- 565
 
|
发表于 2021-6-24 20:21:13
|显示全部楼层
兔沙门氏菌感染多由饲料、饮水污染引起,也常继发于某些肠道病过程中,以败血症、急性死亡、腹泻和流产为临床特征。妊娠期感染沙门氏菌,可引起孕兔大批出现流产、死胎及木乃伊胎儿。
本病感染兔不分季节、不分年龄、不分品种,很容易在动物与动物之间直接或间接传播。饲料、饮水污染是家兔主要感染途径,除了粪口传播途径,应激条件改变也会引起内源性感染发病。
妊娠母兔感染沙门氏菌,常见精神沉郁,体温升高,废食,饮水量增加,腹泻,从阴道排出黏液或者脓性分泌物,流产胎儿皮下水中,很快死亡,母兔也常于流产后死亡。死亡母兔子宫肿大、肥厚、内有脓性分泌物,子宫黏膜有溃疡,充血出血。未流产的胎儿皮下水肿,或呈死胎,发病时间长的有木乃伊胎儿。
预防可采用一下措施
1、加强兔舍消毒,保持兔场良好的环境卫生,特别是要保持兔笼及用具的清洁卫生,加强舍内通风,及时清除粪便,发酵灭菌。
2、加强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,日粮要求新鲜、全价,稳定;水线定期消毒,饮水清洁。
3、本病没有商品化疫苗用于预防,可用药物预防控制,当发现大群出现采食降低个例增多或者怀疑发生该病时,则尽快送实验室检测确诊,同时在饮水中添加氧氟沙星(10mg/kg体重)、恩诺沙星(10mg/kg体重)或者硫酸粘杆菌素(5mg/kg体重)等4-5天,间隔3-5天可以继续饲喂一个疗程。
4、平常添加抗应激、提高免疫力的添加剂或者益生菌,提高动物免疫力,降低动物应激反应。
5、治愈的母兔不得继续留做种用。
|
|